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天長金屬制品鑄造有限公司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天長金屬制品鑄造有限公司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古代執法嚴明的包青天一年的俸祿是多少?折合成人民幣是多少錢?
包青天就是包拯,包拯乃北宋時期的名臣,安徽合肥人氏,包拯為官清廉,一身正氣,官居開封府尹。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等地轉運使,權御史中丞,三司使,樞密副使 等職務。并被授予龍圖閣直學士,后人稱之為“包龍圖”。
包拯因膚色較黑,因此又被稱為“包黑子”,包拯任職期間,深得當地百姓的愛戴,包拯也確實是做到了為官一任,為百姓做主。三口鍘刀上可斬皇親國戚,下可鍘世間惡徒。在包拯這里,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包拯是一貫秉公執法絕不姑息。在邪惡與正義面前,表現的剛正不阿。
那么這樣一個清官包拯,他的年薪是多少呢?
據說當時宋朝還是比較富裕的,正處在一個太平盛世的階段,所以像包拯這樣級別的人員,朝廷給他們的俸祿還是比較高的。
據史料上記載,包拯每個月的俸銀大概是1500貫錢左右,按照這個數目算一年也就是18000貫。這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可見包拯的年薪是相當的高,用現在話講就是一個大富豪。
那么按照當時宋朝的換算比例來算,一貫錢等于一兩白銀,那么18000貫就是18000兩銀子。
接下來我們在來看看這18000兩銀子折合成現在的人民幣是多少錢?
按照目前白銀的市場價格計算:一克白銀等于六元左右 ,那么一兩銀子是五十克,這樣一兩銀子就等于三百元人民幣。
18000兩銀子也就是5400000萬元人民幣。
這樣就得出了包拯一年的俸祿相當于現代人民幣540萬元。
當然了以上這些只是包拯的薪水,另外朝廷每月還要賞賜給包拯一些物品,這些物品折合成錢那也不是一筆小數目。原來包黑子腰桿子這么硬,是因為他有錢啊,有錢人家就任性,三口鍘刀一開,想鍘誰就鍘誰,當然,包拯鍘的都是犯法之人,這一點毋庸置疑。
不過從包拯的俸祿上來看,不得不佩服宋朝的國庫是多么的富有。在古代那么遙遠的時代就能賺這么多錢,真是讓人難以置信。
我國古代官員的俸祿根據史料記載的最低待遇應該就是明朝,而最高待遇就是包拯所在的宋朝。而包拯為人熟知的就是開封知府,但在史籍里的包拯的官職更為準確的叫權知開封府事,而這個官職只是做了不到兩年就高升了。那么包拯從開封知府之前到之后的仕途中分別擔任了很多官職,不同的官職享受的待遇也大為不同。
宋朝官員俸祿概況
宋代官俸制度中對于實職和虛職區分并不大,只是實職官員會比虛職領的正俸會多出個五六十貫;并且在職官員兼職另一處職位時也會增加相應的正俸作為補貼(比現在企業用人合理的多),為了區分掛職還是專職,會在官職前加上守、試、判、知的稱呼,守和試說明所掛職位要比本身職位還高,這種補貼就低一點,判和知說明所掛職位要么與本身職位同級,要么比本身職位低,這種補貼相對要高一點。
眾所周知官員的俸祿中會發錢,這叫正俸,正俸里還包括糧食和布匹等,但除了正俸,北宋還會給官員發放衣服、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生活必須品,更有甚者會給官員發馬匹飼料、派駐地方的官員還會配有職田。另外有差遣職務的官員享受津貼和職務補貼等。這樣計算的話過于麻煩,后文所算俸祿一律按照正俸的三倍計算,比較符合所有福利加起來的總和。
任職低位
包拯在仁宗天圣五年考中進士,被授任為大理評事,出任建昌縣知縣,開始了仕途。后來因父母年邁然后去世守孝等事辭官回家,在景祐四年又赴京聽選,被任命為天長知縣。這個知縣的位置包拯是做了四年之久,并且這個縣是屬于京城外的縣,宋時稱望縣,這樣的知縣在北宋是正八品官員,月俸為15兩白銀,如果按三倍計算所有福利的話,大概就是45兩,那么年收入在540兩。任職四年,總收入約2160兩白銀。
慶歷元年的時候,包拯被調任為端州知府,這個知府是離開了京城的,屬于外派地方鍛煉,而包拯是正八品知縣掛任知府,屬于上掛,補貼并不高。兩年后回京擔任殿中丞,然后被舉薦為監察御史里行,兩個月后就改任監察御史,這個監察御史是從七品官員,月正俸在30兩,總體收入就是90兩,年進1080兩。任職四年,總收入約4320兩白銀。
任職高位
慶歷五年,包拯迎來了平步青云的機會,那就是出使遼朝,這在當時是沒有人愿意去的,遼國的脾氣是摸不透的,羞辱宋使都是平常之事,若是丟了小命也是有可能的,但包拯順利的完成了使命。此后便被提拔為三司戶部判官,一躍為從三品大員。之后出任京東路轉運使、陜西轉運使、河北路轉運使、皆為從三品官階。在北宋,從三品官員的月正俸為55兩,總體收入165兩,年收入1980兩。而期間所任官職還有三司戶部副使,天章閣待制、知諫院、龍圖閣直學士、刑部郎中,這里有虛職也有實職,并且都由職位補貼,這樣算,包拯在此十年間每年收入不會低于2000兩白銀,總體收入能達到20000兩白銀。
至和二年時,包拯擔保舉薦受連累,被為貶為兵部員外郎、知池州。嘉祐元年復職刑部郎中、知江寧府,同年年底,被召回京任權知開封府,遷升右司郎中。也就是說包拯拿了一年的從六品的工資,后又恢復為從三品。而從六品的工資與正七品差異不大,年入1080兩。嘉祐三年,包拯升為右諫議大夫、權任御史中丞,也都是從三品的待遇,三年間收入約為5940兩。
嘉祐六年,包拯升任給事中,任三司使,后拜樞密副使,成為了正三品官員,月俸為60兩,總體收入180兩,年入2160兩。但只干了一年不到,嘉祐七年,包拯便病逝,被追贈禮部尚書,從二品,但這就沒有俸祿了。
總體算出包拯為官生涯中共計能夠獲取俸祿35660兩白銀,但不能按照白銀價值來估算折合成現在的人民幣。讀了一篇文章寫到,北宋1兩銀子就是1貫錢,也就是1000文錢,武大郎的炊餅3文錢一個,現在的燒餅兩元錢一個,這么折合一下,北宋1文錢相當于現在的0.7元,所以北宋的1兩銀子差不多是現在的700元,那么包拯為官生涯的總收入折合為現在的人民幣就是2496.2萬元。得到這個數字后才知道北宋的公務員是真的幸福。
參考資料:《宋史·職官志》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謝謝邀請,包拯,北宋時期名聲顯赫的重臣、忠臣、孝子,具有鐵面無私“包青天、黑包公”之稱,受到人民愛戴、貪官污吏的克星……合肥也為出了一代名臣而驕傲自豪,現在合肥包公祠以作為國家廉政教育基地。那么,北宋時期包青天一年的俸祿是多少?折合人民幣是多少錢?據《宋史·職官志》資料記載,包拯每月的俸祿為: “每月糧三十石,其中米和麥子各一半;柴禾二十捆(每捆十三斤)、干草四十捆;冬天外發十五枰(每枰十五斤)木炭;月發“公使錢”一千五百貫、“添支錢”一百貫?!睋Y料查找,包拯每月的俸祿大概是在1500貫錢左右,一年就是18000貫。另據《宋史食貨志》“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和《宋史 職官志》記載:“每斗(米)折錢三十文”的記載,一兩銀子的價值就相當于現在的800到1800多元人民幣之間。如包拯一個月1500貫,也就是1500兩銀子,以一兩銀子兌換1000人民幣來計算的話,包拯一個月的工資就是一百五十多萬元,一年就是一千八百多萬元。所以說,包拯作為一代重臣,擔任了許多職務,無論俸祿多少,都是他應該所得,但他廉潔奉公、不徇私情、不畏壓力的正直作風,使他名留青史,他的事跡受到后人尊重和敬仰。
包拯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清官,而且為人至孝。他出生于瀘州合肥,即今天的安徽合肥肥東縣。公元1027年,28歲的包拯高中進士,被任命為建昌知縣[今江西永修],因距離家鄉較遠,所以包拯希望朝廷可以任命自己在合肥附近地區。
朝廷當時感念其孝心,所以改任包拯為和州監稅[今安徽和縣]。但包拯認為還是較遠,所以便放棄了官職,回家贍養父母。父母去世后,包拯開始丁憂守孝,守喪期滿后,包拯于公元1037年入京聽候調派,開始了其25年的宦海生涯。
在包拯25年的宦海生涯中,第一個官職是天長知縣,每月的俸祿為銅錢30貫,各項補貼60貫左右,共計90貫銅錢。粗略計算1貫等于1兩銀子,所以此時的包拯每月共計有90兩白銀的收入,一年有1080兩白銀收入。
《宋史·食貨志》中提到“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文),《宋史 職官志》中也說每斗米折價30文上下。也就是說宋代的米價大約在300~700文左右。取中間值500文錢,一兩銀子可以購買2石米,宋朝一石66斤,相當于1兩銀子可以購買122斤米。今天的大米在5元一斤左右。通過計算得出,1兩銀子相當于610元人民幣,也就是說包拯做知縣期間,年薪為658800元人民幣。
公元1056年,57歲的包拯被朝廷授予權知開封府,也就是大家最熟悉的開封府尹。同時包拯還有一個頭銜,為龍圖閣直學士。下面我們看看這兩個頭銜的工資。
權知開封府;《宋史·職官志》記載,每月有1500貫公使錢、100貫的添支、15石米、15石麥、20捆柴、40捆干草。
另外作為地方高級官員,朝廷劃分20頃土地給包拯,相當于2000畝土地。每年能夠收入2000石米的租金。
龍圖閣直學士;每年有1656貫的貨幣收入,10匹綾、34匹絹、2匹羅、100兩綿。
【宋朝一匹綾1600文、一匹絹1200文、一匹羅4000文、一兩綿85文、一捆柴50文、一捆干草19文】
通過計算,實物收入合計1112.42兩白銀,貨幣收入20856兩白銀。
【20856兩+1112.42兩】×610元人民幣≈1340萬人民幣。
以此可見包拯的收入確實非常高,可以說是應有盡有,因此他也沒有任何必要去以身試法,自然為官清如水、明如鏡。后來包拯還升任了任給事中,擔任三司使,樞密副使,薪水定然有了更高的提升。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天長金屬制品鑄造有限公司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天長金屬制品鑄造有限公司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