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汽車用什么金屬材料好些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5個相關介紹汽車用什么金屬材料好些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車身常用的金屬材料及特點?
車身常用的金屬材料包括碳鋼、合金鋼、不銹鋼、鍍鋅鋼和鋁材等。
碳鋼:碳鋼是最常見的汽車用鋼,堅固耐用,非常適合用于汽車和卡車。但是,它也容易生銹和腐蝕,因此需要定期維護。
合金鋼:合金鋼是一種含有其他材料的鋼,如鎳或鉻。這使得它比碳鋼更耐生銹和腐蝕。但是,它也更昂貴并且更難使用。
不銹鋼:不銹鋼是另一種含鉻的合金鋼,比普通合金鋼更耐生銹和腐蝕。然而,它也是最昂貴的汽車用鋼。
鍍鋅鋼:鍍鋅鋼涂有一層鋅,可防止生銹和腐蝕。然而,這種涂層最終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磨損,使底層鋼材面臨生銹或腐蝕的風險。
鋁材:鋁是一種輕質金屬,由于其重量強度比低,常用于賽車。
總的來說,這些金屬材料各有其特點和適用范圍。在選擇時,需要根據具體需求和場景進行選擇。
汽車用的鋼材和潛艇用的鋼材哪個好點?
兔哥回答。潛艇由于是水下活動,而水是有壓力的,潛的越深,壓力越大。但潛的越深,就越能躲避探測,被攻擊,目前世界上對潛艇的最大攻擊深度不超過1000米。也就是說潛艇越深越安全,也越隱蔽。因此潛艇用鋼就成為潛艇潛水深度的重要保障。
但話好說事難辦,要造出適合潛艇用的鋼板太難,潛艇用鋼不但要求具有高強度(承受深水的靜壓力),而且要求具有高韌性(保證遭受炸彈攻擊時的良好抗爆性能),因此國外也把這類鋼稱為“強韌鋼”。還有就是易焊接,好加工,潛艇的曲面用鋼很多,光考慮強度也不行。
如美國在“海狼”級核潛艇制造的時候就吃足了苦頭,由于HY100(海狼的主耐壓殼是HY100的,而不是傳說的HY130)難以加工,最終合格率只有50%左右,被迫大量返工,正是因為HY系列難以加工的特點,所以美國同時開發了HSLA系列艦用鋼,特點是大大的降低了合金含量,屈服強度夠用,但焊接難度降低了很多。
下面是美國的鋼板屈服強度及編號。355MPa(36kgf/mm2)級 HTS鋼、550MPa(56kgf/mm2)級HY80鋼、690MPa(70kgf/mm2)級HY100鋼、890MPa(91kgf/mm2)級 HY130鋼,并用于實船建造;俄羅斯開發了屈服強度從390-1175MPa級別的АБ系列艦船鋼;法國“凱旋”級核潛艇耐壓殼體用鋼屈服強度980MPa級別的HLES100鋼;日本90年代開發的NS110鋼屈服強度已達到了 1000MPa級別。
汽車用鋼。很多國外汽車商家對外宣稱采用“抗拉強度”1500MPa就源自于在A柱、B柱和后防撞梁等重要位置采用了最高抗拉強度為1500MPa的車身鋼板。何為1500MPa,作個數據對比:日本蒼龍級AIP潛艇用鋼為1000 MPa(屈服強度),那1500MPa到底有多強呢?1平方厘米承受1500公斤的壓力。
汽車為了減輕車身重量采用和潛艇用鋼強度類似的鋼板,主要是為了強度需要,但有“貓膩”,“抗拉強度”不是“屈服強度”,同樣的“屈服強度值”下“抗拉強度值都高于屈服強度值”。
汽車用鋼強度1000 MPa以上的都是指拉抗拉強度。屈服強度沒這么高。第二汽車只是在四柱防撞尾梁采用這些高強度鋼,第三,汽車的鋼板薄。第四,高強度鋼對焊接工藝要求高,光鋼好連接不好也沒用。這也是汽車容易事故變形,損壞的原因。因此,
汽車是通過高強度鋼來減輕重量加強強度,但拉抗拉強度的數值并不能代表抗壓強度,屈服強度才是衡量抗壓強度的指標。而潛艇用鋼是有鋼板厚度作保障,強度自然更高,對鋼板要求要高于汽車用鋼很多。
您好!感謝邀請!
通常來說,鋼材的強度有兩種判斷標準。分別是屈服強度和拉伸強度。
很顯然,即便從字面意義上來判斷,同一塊鋼材的拉伸強度也比屈服強度大的多。
一些廠家在宣傳上,當然愿意用數字更大的單位來顯示自己的牛逼。當然,這就是最典型的吹牛逼。
結合您的問題。顯然還是潛艇的鋼材更好,因為無論是溫差、抗壓、抗腐蝕以及耐久性(潛艇的服役時間肯定比汽車長的多。)汽車都無法與潛艇相比。
說到鋼材,可以講一個小故事。當年一汽投產奔騰B70的時候,有兩種鋼材選擇,一個是日本新日鐵,一個是寶鋼,而后者實際上生產了全國最出色的鋼材(因為有三井財閥的技術支持)。但最終結果是,在測試中發現,寶鋼的性價比和殘次率大的驚人,完全無法與新日鐵的鋼材相比。
但最后,還是選擇了寶鋼,原因不言自明。
商家為了把東西賣給你,什么不敢說啊,你就信
國家用最的好鋼材給你造用5年的汽車,用質量不好的鋼材造用30年的潛艇,你的意思是反正跟別人打仗也得被擊沉,就用便宜點的,節約是吧。海燕啊,你長點心吧……
剎車盤灰鑄鐵和高碳合金哪個好?
汽車高碳剎車盤與普通剎車盤的區別
題主簡單來說高碳剎車盤就是在普通剎車盤的基礎上添加了高密度碳粉以來提高剎車盤的硬度和耐高溫的性能,一次來大幅度提高車輛的剎車性能和車輛的安全性。而普通剎車盤就是普通的碳鋼它的硬度和耐高溫的性能遠遠不如高碳剎車盤耐磨度和剎車距離也不如高碳剎車盤。
你的高碳指的是碳纖維還是碳鋼?
高碳的就是熱衰減性能好,普通的差,只要不是那些高危的山區道路,平時都是都市路,普通剎車盤就能夠滿足家庭使用
普通車輛沒啥區別
碳合金好。鋼材質的碟剎片的耐磨損、摩擦系數和隔熱性能一般,但是材料來源廣,價格低廉,一般無特殊要求的都會使用鋼材質的。
合金類碟剎片的上述三個性能比鋼材質的要好許多,但是由于合金需要在普通的金屬材質上進行加工和處理,因此費用高,價格也就相對高一些。
高碳合金的更好。合金剎車盤的優勢在于相同積極下,質量相對于灰鑄鐵剎車盤來說更輕,更輕的質量可以減輕簧下質量,對于車輛的操控也有幫助。
而且一般來說合金剎車盤散熱相對于灰鑄鐵剎車盤來說也更好,摩擦系數也更大,能承受的溫度也更高,在熱量較高時摩擦力衰退相比灰鐵剎車盤更少。至于缺點就是價格比較貴。
汽車輪胎鋁合金和不銹鋼哪種好有什么區別?
從你的問題中我看的出您應該是想問鋁合金輪轂和不銹鋼輪轂哪種好。因為輪胎都是橡膠的。
先來看一下鋁合金輪轂與鋼輪轂的區別
1 鋼輪轂 主要優點是制造工藝簡單,成本相對較低,抗金屬疲勞能力強。 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如重量大,慣性阻力大,散熱性較差等等。
2 合金輪轂 其優點是重量輕,制造精度高,強度大,慣性阻力小,散熱能力強,視覺效果好等等,缺點是制造工藝復雜,成本高。 合金輪轂多以鋁為基本材料,適當加入錳、鎂、鉻、鈦等金屬元素而成。和鋼輪轂相比,合金輪轂具有節能、安全、舒適等特點,所以越來越多的汽車已經把合金輪轂列為標準配置。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合金輪轂的三大特性
1 節能:合金輪轂的重量輕,制造精度高,在高速轉動時的變形小,慣性阻力小,有利于提高汽車的直線行駛性能,減輕輪胎滾動阻力,從而減少了油耗。
2 安全:鋁合金的導熱系數是鋼的三倍,散熱效果非常好,從而增強了制動性能,提高了輪胎和制動碟的使用壽命,有效保障了汽車的安全行駛。
3 舒適:裝用合金輪轂的汽車一般都采用緩沖和吸震性能優于普通輪胎的扁平輪胎,使汽車在不平坦的道路上或高速行駛時,舒適性大大提高。
現在市面上的車輪轂基本上都是鋁合金的,很少有鋼圈的,除非是之前的老款車或者是一些面包車大卡車之內的
汽車使用鋼材的強度與安全性和重量有什么樣的關系?
科技科普促使人們養成理性思考和理性處理事務的習慣——凱騰聚知。
謝謝網友邀請!
汽車產品設計安全=產品自身安全+產品使用者的安全(包括生產產品的人員與環境安全)+產品應用的社會安全(交通參與者的公共安全等)
汽車產品使用高強度鋼/高強度纖維材料/高強度鋁合金材料是在確保汽車產品設計安全的基本思想下的以減重和提高材料利用率為目的技術革新。
在頭條上回答這種純專業的問題,很難。涉及的學科太多。汽車硬件在汽車安全的整體構架中,僅僅占很小的部分。汽車上用的材料,不僅僅是鋼材。而金屬材料學,結構力學……枯燥的很。打個比方,都是炭,分子排列不一樣,強度,一個天,一個地。對于汽車安全,個人一直認為。材料的合理使用和布局,是一方面。安全的軟硬件配置,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道路的安全,是人們意識中的出行安全,是全社會道路交通的文明程度。最后加上一句。汽車設計中的所有的安全,都有物理極限。
隨著造車技術的逐步發展,和很多產品一樣,汽車的骨架結構和材質都發生了變化,其實是在于理念的改變,如同兩次大戰中發展出來的鋼盔一樣,過去是擋住子彈或者單片,所以做的非常厚,純鋼鑄鐵!后來隨著近代戰爭的變化,采用了軟性材料,能夠吸附彈片或者子彈,免得對于周邊的士兵造成二次傷害。
汽車的剛才硬度理念也是在改變,開始的時候,也是為了滿足安全,所以鋼制材料非常硬,自重非常高!抗沖擊力非常強!后來通過多次碰撞試驗和交通事故的采集分析結果上看,采用了熱能傳到的技術,把過去一體成型的骨架鋼材料,變為分段鍛造然后統一焊接的車身鋼結構設計,這樣方便碰撞的時候,在各個節點上降低整體變形的風險,將熱量順利的導向碰撞的反方向,確保車身和內部成員最大的安全!
所以如今采用的鋼材料和鋁制部件的合成車體,強量化車身,降低了油耗和助力的壓力,車輕好操控是現代駕駛員們普遍的感覺!再加上塑料技術的應用,可以造車很不錯的車型,內外飾都非常滿足車主的審美和使用!
這問題有水平!汽車高強度鋼的使用部位和面積直接關系到汽車的安全性!汽車安全性和重量真的沒啥關系,除非你抬杠說坦克安全,那我就請你吃魚。一輛汽車的安全性取決于乘坐艙的設計和高強度鋼的使用面積。說白了一輛安全的汽車設計開始就是以乘坐艙輻射全車設計,并保留自己的汽車語言!至于重量,呵呵,全世界的汽車甚至摩托車都在拼命減重。琢磨下超跑的大面積使用碳纖維。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汽車用什么金屬材料好些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汽車用什么金屬材料好些的5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