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金屬板燃燒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金屬板燃燒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金屬鐵燃燒火焰的顏色?
鋼鐵加熱火色與溫度之間的關系
火色 溫度℃
暗褐色 520——580
暗紅色 580——650
暗櫻色 650——750
櫻紅色 750——780
淡櫻紅色 780——800
淡紅色 800——830
桔黃微紅 830——850
淡枯色 880——1050
黃色 1050——1150
淡黃色 1150——1250
黃白色 1250——1300
亮白色 1300——1350
碳鋼回火色與溫度之間的關系
回火色 溫度℃
淺黃色 200
黃白色 220
金黃色 240
黃紫色 260
深紫色 280
藍色 300
深藍色 320
藍灰色 340
藍灰淺白色 370
黑紅色 400
黑色 460
暗黑色 500
火焰顏色 (一)金屬元素的焰色反應: 1、K+ 的焰色透過藍色的鈷玻璃觀察為紫色 2、Na+ 的焰色為黃色 (二)物質燃燒的火焰顏色: 1、H2 在Cl2 中燃燒為蒼白色 2、CO在空氣中燃燒為藍色 3、H2 、CH4 、H2S在空氣中燃燒為淡藍色
口決一: 鉀紫鈉黃(鉗子夾)銣紫鋰紫紅,鈣鍶磚洋紅(蓋磚房,思洋房),鋇銅黃綠綠(背黃驢)。
2.
口決二: 鉀淺紫,鈣磚紅; 鈉黃鎂鋁無; 鋇黃綠,銅色綠; 鐵無鋰紫紅。
各種金屬燃燒的顏色?
常見金屬燃燒顏色(即焰色反應) :1、鉀:紫色;
2、鈉:黃色;
3、鈣:磚紅色;
4、鋇:黃綠色;
5、銅:綠色;
6、鎂:白色;
7、鐵:白色;
8、鋰:紫紅色;
9、銣:紫色;
10、銫:紫紅色;
11、鍶:洋紅色。
1、焰色反應實驗總結:
(1)焰色反應現象要明顯,火焰焰色要象彗星尾巴才看得清楚,有的鹽的焰色反應之所以鹽要加少量水溶解,是為了灼燒時離子隨著水分的蒸發而揮發成彗星尾巴狀,現象明顯;
(2)而有的離子灼燒時較易揮發成彗星尾巴狀,就不用加水溶解了。
2、焰色反應的注意事項:實驗過程中,對于未知液體,利用焰色反應檢驗離子,因為溶液中可能會含有其他有毒物質,加熱后可能會揮發出來,或者加熱時可能生成有毒物質,會可能會對實驗人員造成傷害。
金屬能燃燒嗎?為什么生活中見不到金屬著火?
答:金屬鎂可以在空氣中燃燒,甚至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燒,一些金屬在制成粉末后,在空氣中也有燃燒爆炸的危險;還有很多金屬可以在純氧中燃燒,比如鐵、鋁、鋰、鈉等等;只有部分極不活潑的金屬,即便在純氧中也不會燃燒,比如金、鉑。
燃燒是一種劇烈的化學反應,并且伴隨著明顯的發熱發光現象,氧氣是常見的助燃劑,很多無法在空氣中燃燒的物質,在純氧中也會被點燃。
空氣中燃燒
金屬單質在空氣中就能點燃的非常少,鎂是能在空氣中點燃的最常見金屬,比如有些電子產品為了降低重量,會采用密度非常輕的鎂鋁合金。
之所以鎂能在空氣中點燃,是因為鎂具有非常強的還原性,尤其是和氧原子的結合能力非常強,甚至能從二氧化碳中把氧氣原子“搶奪”過來,于是金屬鎂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氧化鎂(MgO)和碳單質,所以在鎂燃燒發生火災時,不能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來滅火。
金屬粉末
很多金屬正常情況下不能在空氣中燃燒,加熱時會在表面生成氧化物,比如鐵、鋁等等,但是我們把這些金屬制成極細的粉末后,大量漂浮在空氣中也會燃燒甚至發生爆炸,也就是粉塵爆炸。能引起粉塵爆炸的金屬非常多,比如鐵粉、鋁粉、鋅粉等等。
對于固體物質來說,表面原子的能量比內部原子的能量大,物理學中有一個物理量叫做“表面能”,對于粉末狀的金屬,表面能將會變得很大,這大大降低了金屬燃燒的條件,所以部分金屬在粉塵狀態時會燃燒甚至爆炸。
純氧中的燃燒
由于金屬都具有還原性,氧氣具有氧化性,所以對于大部分金屬而言,在純氧當中都會被點燃,比如鐵就可以在純氧中燃燒,然后生成氧化鐵(Fe2O3),鋁也可以在純氧中燃燒。
不燃燒的金屬
只有少數極不活潑的金屬,即便在純氧中也不燃燒,比如金和鉑;甚至氧化金(Au2O3,俗稱金露)在光照下或者高于110℃時,都會釋放氧氣還原出單質金,看來真金不怕火煉是有一定道理的。
對于金來說,在氧化性更強的氟面前也沒用,金在氟氣(F2)中可以點燃生成三氟化金。
我的內容就到這里,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金屬板燃燒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金屬板燃燒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