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華商基金有色金屬凈值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華商基金有色金屬凈值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華商領先001042凈值今日?
華商領先企業混合(基金代碼630001,中高風險,波動幅度較大,適合較積極的投資者)2015年9月11日單位凈值為0.9379元;而今天證券市場休市,基金凈值不更新。
2021年后基金是不是越來越難拿?
個人認為,基金回歸,再次成為投資理財的頂梁柱是不爭的事實。
至于個人來說,要不要買基金,拿不拿的住基金,是要看你的投資意愿、風險承受等是否與基金投資的是否相吻合。
一、更適合穩健型投資者
無論是股票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型基金、貨幣基金,總的來說風險都是可控的,是遠低于單獨購買股票的,而收益又是高于定存和理財的。
這些年來,理財收益持續走低,股票市場逐漸回暖,股票型基金正好適合想分股市一杯紅利,又害怕入坑的“菜鳥”。我于2019年年前購置了一筆白酒類基金,如今已有140%的投資收益了,當時購買的原因就是想買茅臺股票,但又因為單價太高,還要經??幢P,多少也有些擔心風險,于是就選擇了白酒類基金。后陸續購買了食品類、生物醫藥類股票基金,都保持了良好的收益率。
二、適合較為長期的投資者
買基金不要考慮短線操作,快進快出。一般是中長期的操作,推薦適合長期穩定的定投。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包括理財產品在內的投資期限都是越來越長了,這也是未來投資的一個趨勢,長周期才能獲得較穩定的收益。在配置時可以考慮定投的方式階段性增加投資金額。
三、基金如何選擇
首先,購買基金前要有一個主觀判斷,再去對方交叉驗證。
比如你看好哪個市場,是債市還是股市。是大消費食品還是養殖畜牧,是智能科技還是生物醫藥一般周期性的判斷并不是很困難,從券商報告、行業周期等方面都能做出判斷,甚至有的人通過對自己熟悉的企業運營狀況分析就能知道個大概。
其次,看一些自媒體或者主流媒體的判斷,去交叉印證。
最后,多次少量購買。一旦超過半年,發現跟你的預期不符就盡快止損。多次購買后會發現比較合適的基金產品,可以采用定投的方式,長期持有。
買對基金就跟找個好對象一樣,前期要好好挑,后期還要磨合,磨合不好就趕緊分開,不要因為一點管理費而戀戰,得不償失。
(金鐮刀)
2021年再來談論基金,真的有點晚。
后知后覺沒關系,不要盲目跟風就好。
任何一次基金抱團,最終結果都是不歡而散,這一次也肯定不例外,而且時間越來越近了。
基金的牛市一旦崩塌,比股票的牛市會更恐怖,而且受傷的依然是小散。
小散買基金,都是本著長期持有,堅持定投的理念,而那些大戶買基金,卻懂得贖回,獲利了結。
很多人問,現在基金牛市處于什么位置。
我只能說,牛市不言頂,熊市不言底。
市場已經進入泡沫區,但沒有人知道泡沫最終可以吹多大,所以聰明的人都坐在車上慢慢等,只是時刻保持警覺。
這就好像我們都知道大盤在5000點以上百分百是泡沫,但我不知道它究竟能到5178,還是6124。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5000點的時候,絕不是上車的好時機。
記住下面這句話,可能在今年能幫你賺很多錢。
基金的泡沫,會在踩踏中結束,而踩踏的第一天,就是最佳的跑路時機。
所謂的踩踏,就是基金持有的個股,出現高位放量下跌的情況。
基金大量踩踏的背后,一定是大量的贖回,而每一次帥先贖回的都不是散戶。
散戶堅持著貫徹買基金就是長線投資,去眼巴巴的看著那20-50%的回撤。
很多人把投資基金想的太簡單了,其實基金投資比起股票更復雜。
不要相信基金凈值在高位就一定是賺錢,那都是內行忽悠外行的。
基金除了原始份額以外,份額是可以無限制增發的。
1塊錢凈值的基金,10億份,就是募集10億,這是沒錯。
但是凈值漲到2塊錢,可以增發到50億份,市值100億。
1塊漲到2塊,并不代表10億變成20億,還有80億可能在1.2,1.5,1.7,1.9買入。
所以如果基金凈值定格在1.7元,可能絕大多數買基金的人,都沒賺到錢,因為買基金的人也一樣追漲了。
股票的股份,不能無限制增發,交易需要對手盤,和基金完全不一樣。
這種情況讓基金呈現出雙循環態勢。
基金的良性循環
所謂基金的良性循環,其實就是抱團行為。
公募基金標準是最低持倉60%,普遍持倉在80%-90%,也就是不論行情好壞,都必須買買買。
基金購買的股票份額,由于受到倉位的限制,不會大量拋售,除非遭遇大面積贖回。
也就是說,申購基金的人多了,基金買入股票就多了,而且買完之后,不會輕易賣出。
所以就造成了那些所謂核心資產的個股,可流通份額,被基金越買越少,股價自然就水漲船高。
而且正因為基金的鎖倉,你會發現股價不停的漲,成交量卻越來越小。
基金的接力棒,只要基民不大面積贖回,就能一直延續下去。
可所有的基民一定都不贖回嗎?
基金的惡性循環
當市場出現頭部,大量的熱錢先一步撤退,導致基金持有的個股開始出現大面積下跌。
嗅到危險的第一批基金開始減持。
這時候的減持,并不是因為大量贖回,而是要降低倉位,留出資金以防減持。
于是所有的基金會清一色的開始拋售手中的股票,從而出現高位放量大跌。
接下來才是大量基民的贖回。
除了那些堅持定投的基民,絕大多數基民即便不贖回,在這種情況下,也不會去申購。
而已經賺得盆滿缽滿的一些基金大戶,不管是不是會清倉,一定是會先一步贖回部分基金的。
基金越贖回,越要被動的拋售股票,于是開始了基金的踩踏事件。
抱團開始,踩踏結束,這是基金的宿命。
當一只基金從1塊漲到2塊,再跌回1塊5,基金經理依舊可以吹著牛逼,我管理的基金,一共賺了50%。
殊不知,基金的規模早已翻了幾倍,1.5-2塊買入的人數眾多,虧錢的遍地都是。
比起股票這種零和博弈,可能存在負和博弈的基金,跌起來其實更可怕。
所以,除非你準備好長期持有,或者說長期定投,否則在基金入市的時候,一定要慎之又慎。
2021年,絕對不是入場買基金的好年份,大把高位被動持倉的基金,其實壓力都很大。
核心資產的股價那么高,他們并不想去接盤,卻又不得不去接盤。
之所以不得不去接盤,是規則使然,是基民的瘋狂使然。
等基金經理想通了,放下自己的業績包袱,專注賺取管理費的時候,就是基民哀鴻遍野的時候。
基市同樣有風險,入市一定得謹慎。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華商基金有色金屬凈值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華商基金有色金屬凈值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